
“家庭成員要做好親人的‘廉內助’,敲響廉政邊鼓,形成‘父母教育子女,妻子提醒丈夫,丈夫引導妻子’的廉潔家庭氛圍。”在第111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清澗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婦聯向全縣黨員干部家庭發出了“樹清廉家風,創最美家庭”倡議書,并通過開展評選表彰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帶頭重家教、守家訓、正家風,以清廉家風涵養清正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家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家庭成員間的血脈聯系注定了他們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關系。從近年來查處的案例看,“夫妻式”、“父子式”貪腐現象時有發生,有的甚至全家齊上陣,大搞“家族式”腐敗。究其原因,除了領導干部自身理想信念缺失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成員不能克己慎行,把好家庭“廉潔關”。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原區委副書記、區長方慶建對再婚妻子夏某“疼愛有加、有求必應”。領導夫人的光環使夏某優越感和虛榮心膨脹,常常在追求時髦、打扮自己上花費甚多,甚至迷戀上了購買奢侈品。為了支撐其“高品質”生活,夏某利用方慶建手中的資源,主動答應熟人請托,收受大量錢財。最終,夏某從一名獲得諸多榮譽的教師淪為金錢的奴隸,也把丈夫推向了腐敗的深淵。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然而同時,“圍獵者”的手段也更加隱蔽多樣,有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將“糖衣炮彈”對準了領導干部的身邊人展開“狂轟濫炸”。因而,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火墻”,不僅需要領導干部沖鋒陷陣、攻堅克難,也需要家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唐朝名臣魏征夫人裴氏雖貴為宰相夫人,卻毫無驕奢之氣。據史料記載,魏夫人曾多次為丈夫拒收朝廷的饋贈。魏征離世后,唐太宗為表彰其功勛,下令舉行盛大的葬禮。魏夫人卻辭謝道:“他一生儉樸,葬禮排場太大,與他平生志愿有違,懇請皇上收回成命吧!”唐太宗拗不過魏夫人,只得為魏征舉行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葬禮。葬禮結束后,魏夫人再次拒絕了朝廷為她新蓋的房子,與兒子住在老房子里,過著清貧、淡泊而寧靜的生活。
古語云:妻賢夫禍少。魏征之所以能得到唐太宗的賞識,被世人敬仰贊譽,除了自身廉潔自律、克己奉公外,與魏夫人恪己守廉,全力當好“廉內助”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家是幸福的港灣,清廉是幸福的源泉。領導干部家屬不僅要克己守心,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誘惑、頂得住歪風、管得住小節,不慕奢華、不攀權勢,做廉潔自律的表率,還要當好親人勤政廉潔、恪盡職守的好幫手,時刻敲響廉政警鐘,及時扯袖提醒,不給貪腐可趁之機,攜手筑起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